实现全球碳中和仍存在巨大差距,36国百余政要共话全球合作
2024-12-13 【 字体:大 中 小 】

在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当天,“环境、发展与人权:现代化进程中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据介绍,来自全球36个国家、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政要人士等齐聚一堂,就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值得一提的是,与会中外嘉宾代表当天发布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共同倡议。倡议提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迫切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携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倡议建议,坚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享清洁美丽世界、以变革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市场互通促进绿色要素流通流动、以资金融通扩大并支持绿色投融资、以共同治理加强对话交流,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可持续的地球贡献智慧和力量。
呼吁各国坚定选择团结合作,推动构建合作共赢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
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国内多位政府官员也在研讨会上强调“合作”,呼吁各国应坚定选择团结合作,推动构建合作共赢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发表致辞称,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坚持公平正义、加强团结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是唯一正确选择。期待国际社会深化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互利合作,摒弃单边主义、地缘博弈和绿色壁垒,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有力支持,推动完善全球环境治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丁仲礼说,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与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推动绿色转型,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表示,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再次警示我们各国利益息息相关,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当前,人类正处于应对气候危机、避免全球灾难的关键期。在这样的历史十字路口,一些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炒作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等论调,将气候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无疑将拖累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损害全人类共同利益。
“我们呼吁各国坚定选择团结合作,摒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王纲说。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树春表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守护人类美好家园,必须坚持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这既需要各国政府和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更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也迫切需要社会组织、智库、媒体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力量踊跃参与,为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民间力量。
36个国家百余位政要齐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展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研讨会中,来自柬埔寨、尼泊尔、科威特等36个国家的100多位驻华使节、政要人士等齐聚一堂,多位外国政要介绍了本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柬埔寨王国环境部国务秘书帕里斯·乔普(Paris Chuop)表示,着眼于未来25年,柬埔寨正通过包括五角战略在内的国家政策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2050愿景。基于这些国家政策,环境部批准了环境循环战略(2023-2028),该战略侧重于清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并强调通过适应和缓解措施促进柬埔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
他指出,在柬埔寨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电力领域,中资电企已成为推动柬埔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中资电企在柬埔寨控股投资的在役电力项目装机容量已高达2433MW,占全国装机容量的59.7%。其中水电装机达到1331MW,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对柬埔寨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突出贡献。
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表示,尼泊尔尽管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微不足道,却承受着气候变化的过度冲击。尼泊尔将全面履行《巴黎协定》,致力于到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
贾瑟姆·阿尔纳吉姆表示,科威特期待扩大与中国绿色项目的合作范围,探索基础设施项目、电动汽车、智能城市等新举措,以及合作制定防治污染措施。科中伙伴关系是应对气候挑战国际合作的理想典范。科威特期待在这一领域开展更加富有成果的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打造更加可持续和有复原力的环境前景。
实现全球碳中和仍存巨大差距,专家共议如何构建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共识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就应对气候变化,如何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全球共识进行了探讨。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化以来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据数据显示,2000-2022年间全球共发生气候极端事件652次,分别是极端洪涝209次(32%)、热带气旋178次 (27%) 、对流风暴141次 (22%) 、极端干旱66次(10%) 、热极端高温34次(5%) 、极端低温16次 (3%) 以及其他风暴8次。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显春介绍,目前,已有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实现碳中和目标,90%以上设定了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这些碳中和承诺国家覆盖全球88%的排放,92%的GDP和89%的人口。
但目前实现全球碳中和仍存在巨大差距。谭显春表示,后疫情及新地缘政治影响,全球经济乏力,挤压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财政空间;发达国家出资规模远低于需求,也低于承诺数;缺乏适应行动成效的科学指标体系和融资,缺乏全球公认的适应目标实现路径;目前,直接空气碳捕获(DAC:Direct Air Capture)等新技术不具备大规模使用条件且实施困难重重。
此外,她认为,目前国际上也缺乏公平、韧性、可持续的良性治理体系,气候治理力度削弱。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薛凯也指出,目前全球适应目标谈判和履约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包括全球适应行动资金支持进展缓慢、适应项目缺乏本土化规划、缺乏明确的全球适应进展评估方法与工具等。总体而言,各国仍需要清晰科学的目标与评估框架、行动路径与落实机制。即亟须构建全球共识。
“在此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符合科学规范、利于各方接受的适应进展评估方法体系,有助于建立清晰科学的目标与评估框架,能为达成全球共识贡献中国智慧。”薛凯说。
“全球气候治理由单一的温室气体减排向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知识等多层面转变”,谭显春表示,不仅要强化减缓与适应的协同,更要系统设计、系统推进、系统转型,实现全球碳中和仍需巨大努力。
谭显春建议,各国应积极推动和参与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和国际合作。全球不同区域间交流、学习、分享: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凝聚绿色低碳展共识、共同推动能源清洁转型。
采写:南都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猜你喜欢
ST和科:截止2023年12月29日,公司合并普通账户和融资融券信用账户股东总户数为5938户
972
安徽规范春节期间网络交易行为 严禁网售禁限售商品
4516
英国消费者5月份大幅削减支出
5685
金融股鸣金收兵 十一月或迎反弹
800
银座股份新注册《智能售卖机聚合支付系统V10》项目的软件著作权
2803
平治信息(300571)9月4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6145万元
1817
穿越深中通道,直达海洋王国!深圳机场往返珠海长隆专线开通
3850
新疆和田玉(子料)公盘交易首次向游客开放
5154
昭通市众升商贸有限公司宏学街三分店被罚款503381元
3447
海花岛租房10天花2万 退房要把马桶洗干净?官方通报
3798
控产预期再起 钢价反弹高度如何?
厚植金融为民理念 金融业砥砺前行做好“五篇大文章”
新疆和田玉(子料)公盘交易首次向游客开放
财报前瞻 优步(UBERUS)Q2财报周二来袭 需求侧能否“转危为安”?
A股早评:创业板指涨008%,可控核聚变领涨合锻智能、融发核电涨停,蓝科高新跌停,华电科工、巨力索具跌8%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
41岁谢苗五一全家游张家界,山顶别墅惬意生活,12岁女儿美丽迷人_何彦霓_一家_齐享
美国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韩国钢铁行业损失或达人民币60亿元
时尚情报|全球奢侈品增长预期-2%,香奈儿短片翻车
股指有望逐步企稳
